CIFITS                         
  • 首页
  • 日程安排
  • 演讲嘉宾
  • 联合展台
  • 采访报道
  • 会展指南
  • 联系我们
| 2017| 2016 | 2014 | 2013 | 2012 |
English

采访报道

六问六答:采访蔡玮,新加坡MXRi合伙人、联合创始人

故事驱动, 1999年11月30日

简介:蔡玮

1. 您最近在忙什么?

最近忙着在全世界的各种书展上介绍我们的SnapLearn AR出版物!2月份的台北书展,3月份的博洛尼亚童书展,4月份的伦敦书展,5月份的吉隆坡书展。也非常期待即将到北京参加的故事驱动大会!

2. 什么是Snaplearn?它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吗?

MXR诞生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混合现实实验室的一家独立公司。我们的创始人周志颖博士研发出了MXR的基础技术并获得了相关专利。通过这项技术,出版社可以将印刷类图书转变为增强现实类读物,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我们的产品SnapLearn和SnapEditor就是基于这项技术所构建出来的增强现实类读物的创作和传播平台。我们已经与1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10年以来已经推出了2000多本增强现实类图书,几乎涵盖所有的出版类型,包括插画书、教科书、一般书籍、杂志等。

3.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对未来教育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多样化的参与模式可以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手段,学习者可以通过交互式、沉浸式的方式进行互动,获得可视化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理解力和知识的储备能力。从本质上讲,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好地呈现一些太大(如太阳系),太小(如人体细胞),太复杂(如飞机引擎),太远(如古代中国)的概念。

4. 能不能请您谈一下地理和文化因素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像在中国、新加坡、德国这样的不同国家,我们在学习和获得知识方面有什么不同?这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据我观察,对于前期已经对网络技术投入了大量资金的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基础设施和路径依赖的原因,人们进入移动领域的速度会比较慢。而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对移动学习技术的兴趣和接受度要高很多,部分原因在于此吧。从文化角度看,亚洲的教育体系根植于以考试为中心的模式,以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作为知识传递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一点也在发生变化,从死记硬背转变为以理解-应用模式,尤其是STEM教学中。这些宏观因素将迅速反映在沉浸式增强现实移动学习方面的接受度上。我们也非常期待与出版社一起迎接这一波浪潮!

5. 过去几天您最常用的App是什么?平时生活中一般还会用到哪些App呢?能给我们推荐几个我们平时可能不太了解但又非常有趣的App吗?

因为我经常在世界各地旅行,所以像地图、乘车路线指南和天气预报这类App在日程规划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果大家想体验一些比较好的的增强现实类的App,我强烈推荐“My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AR”(儿童专用),Froggipedia(教育专用)和321Launch(一般人都可用)。

6. 您怎么看图书的未来,图书市场的未来?

几百年来,印刷书籍这种形式一直是非常成功的,我个人认为这一点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在儿童和教育领域。然而,读者和学生们都有体验沉浸式数字阅读的需求,并且从中获益良多。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我们将两个世界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用生动的增强现实互动技术增强了印刷文字的故事叙述力。

蔡玮将作为演讲嘉宾参加2018年5月28日-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故事驱动大会。

合作伙伴
IPR License版权交易平台
美国版权结算中心
国际信息内容产业协会
助画方略
和英文化
法兰克福市旅游局
德国中心
歌德学院(中国)
媒体支持

© 2012 - 2018 德国图书信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37号盛福大厦1870室,邮编:100125
www.biz-beijing.com, 数据保护声明 Privacy Policy